首 页
政务公开
单位介绍
新闻动态
政务办公
资料中心
网站留言
政策法规
党务公开
@ 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工作信息
李昌平: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来源:区民委网站 日期:2017-12-27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气势恢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集大成,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报告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完美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精神追求、党性意识和政治本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把党和国家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实践自觉,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政治本色。

  (一)

    新作为取得新成就,新成就带来新变革,新变革开创新时代,新时代产生新思想,新思想决定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新征程续写新篇章,这是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始终的内在逻辑关系。

  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应注意把握以下重点:

  党的十九大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今天,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以“八个明确”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促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14个方面的内容。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体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摆在首位的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报告重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二)

  十九大报告对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作出了新时代的历史回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明前景展现在世界面前,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十九大报告明确回答了我们党要“举什么旗”的问题。旗帜决定方向,旗帜代表形象,旗帜凝聚力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旗帜鲜明,有利于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旗帜引领下阔步前进。

  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最核心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报告明确回答了我们党要“走什么路”的问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报告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报告明确回答了我们党要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问题——应该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状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应该有“四个自信”的精神状态,“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应该有“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应该有“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应该有“居安思危、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报告明确回答了我们党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的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报告明确回答了我们党要“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问题。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报告是开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指引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政治宣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纲领。

  (三)

  报告充分肯定了“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笔者认为,过去五年,我国民族工作之“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遇到新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地区发展之快、变化之大,有目共睹。但是社会上对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议论甚至非议也不少,噪音、杂音、不和谐的声音不绝于耳。

  面临新情况:“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民族地区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少数民族群众求富裕、奔小康的道路上荆棘丛生、绝非坦途。

  出现新问题:少数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而民族地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也比任何地方都更突出。

  肩负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民族地区基础差、底子薄,社会发育程度低,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开启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问题的新思想新论断,引领民族工作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阔步前进、勇往直前。

  取得新成就:民族地区坚持稳中求进,补短板、强弱项,无论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农牧民增收速度,都快于全国。

  作出新贡献:民族地区发展取得的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了应有贡献。

  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报告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开出了药方,提供了遵循。

  (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做了全面深刻阐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对于以上论述,每一个民族文化宣传工作者都应该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努力践行,切实有效地担负起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宣传单位党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

  第一,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领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成就、发生新变革、开创新时代、产生新思想、推出新方略、肩负新使命、迈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二,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上,聚焦到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论断的深远影响上,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全党核心和人民领袖上。

  第三,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加强理论武装的重点,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宣传,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中国民族报、中国民族杂志社、民族画报社等新闻媒体,要注重宣传民族地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实践,注重反映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典型事迹,注重突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神风貌,努力营造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

  第四,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作为根本要求,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切实提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自觉地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进一步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版权所有:bt365官网哪个真的 邮编:102600

技术支持:大兴区信息中心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2502 京ICP备15023992号